国进民退增质减量 国进民退 改革大方向必须弄明白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提出要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突破公有制垄断的时候,一个核心的理由就是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国企效率低下确实是事实,但即使国企的盈利能力一时超过民企,也同样需要推进国企的民营化。国进民退的危害,绝不止于国企的低效率。

首先,滋生腐败,恶化公平的市场环境,破坏市场经济所必须的法治环境。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经常是规则的制定者,是运动场上的裁判,但由于国有企业与政府直接的利益相关性,政府制定规则、实施宏观调控措施的时候,很难不偏袒自己的企业,裁判下场踢球显然是对公平的破坏。一些大国企,倚仗着与规则制定者的特殊关系,它们没有将精力放在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上,他们在市场中获得优势的捷径就是靠自己制定对自己有利的规则。这必然破坏法治并滋生腐败。
世界银行曾发布一份腐败富豪榜,印尼前总统苏哈托以150亿-350亿美元的赃款排名第一。其敛财诀窍就是利用手中的政治权力,扶植子女和亲友构筑庞大商业帝国,通过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而获取暴利。苏哈托的长女曾任内阁社会事务部长,另外4个子女、1个儿媳是国会议员。
仅这六个子女便控制了印尼的金融、汽车、电力、建筑、交通运输、森林、矿山等重要产业。在苏哈托执政的30多年的时间里,其家族几乎控制了整个印尼经济,直到政权被推翻。
其次,国进民退将进一步恶化我国本已失衡的经济结构,导致生产与消费的进一步脱节。
据统计,1978年的时候,民间消费占GDP的比重约为45%,到1993年则下降到了42%,到最近,民间消费下降到占GDP的35%左右了。与之相对,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却在不断膨胀。从1995年到2007年,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之后,仅预算内的国家财政税收就翻了5.7倍,这还不包括土地销售收入、地方和中央预算外的收入。而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同期增长了1.7倍,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只增长了1.2倍。
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大头被政府拿走了,个人增长很缓慢,这直接抑制了民间消费,恶化了收入分配,导致了内需的萎靡。
过去的一些年里,中国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过于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大跃进的工业产能面对的是极其低迷的民间需求,自然只能靠出口来拉动。而国有经济成分天然热衷于投资建大工业、大基础设施项目,国进民退将使本已失衡的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更加恶劣。
再次,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所有失衡的系统都是无法持续的。
国有经济的主导投资,由于监督与制衡的缺失,一个很大的弊病就是,主导者很少为长远发展负责,其利益和冲动都是指向不断推动投资的,就像一个司机,开车只乐意踩油门,不踩刹车,主政者都轮番上去踩,区别只在于轻踩和重踩,这样开车的风险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