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籽料原石】如何判断和田玉籽料!
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之一。在八千年的中国玉文化中,和田玉以其品质高雅、质地优良成为了历代王朝政治、文化、道德、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载体,并延续至今。和田玉的玉文化载体功能是以其物化产物(玉器)表现出来的。和田玉玉器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佩饰、摆件和器具三大类以及扳指、挂件、手镯、山子、瓶、炉、薰等若干小类。

籽玉(籽料或水料)是由山料,经冰川不断裂解崩落,地震风化或雨季被洪水冲入河道并受到河水的长期碰撞冲刷侵蚀经千万年的冲刷所形成,籽玉因被水长年浸泡,冲刷,打磨,所余下的质地:细糯、滋润、密度大,具有玉液之光泽,所以籽玉为玉中之珍品。

玉龙喀什河:玉龙喀什河,即古代著名的白玉河。这条河源于昆仑山。流入塔里木盆地后,与喀拉喀什河汇合成和阗河,河流长325公里,有不少支流,流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河里盛产白玉、青玉和墨玉,自古以来是和阗出玉的主要河流。人们拣玉主要在中游,而上游因地势险恶,很难到达。黑山地区(籽玉发源地之一)发现白玉后,给找玉人带来新的希望,人们冒险前往。

黑山,即古称之喀朗圭塔克,其山是昆仑山之主峰之一,高峰达7562米,群山峻巅,冰雪盖地。产玉地点为阿格居改山谷,此为玉龙喀什河支流之一,距喀什塔什乡里山大队约30多公里,部分河段冰积物广布,山坡崩塌,巨砾遍布,只有徒步到达,雪线以上冰川遍布,海拔高5000米以上,相对高600—1000米。

雪融水每日有一次洪水,洪水把巨大的冰块沿河冲向下方,这些冰块及冰层融化后也露出玉砾。产出的玉石有白玉和墨玉。这个地区应有原生和阗玉矿床,是玉龙喀什河中籽玉的主要来源之一。
和田玉籽料是和田玉碎块经过雨水雪水冲刷流入河,随河流流入水中,称为和田玉山流水料,和田玉山流水原石经过玉龙喀什河几百甚至上万年的冲刷所形成的。
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绵延的昆仑山脉山岩中。和田玉原石经过自然的地质运动和冰川运动等长期的剥解为大小不等的块。
和田玉籽料在经受长久的冲击碰撞后,在表面会留下因撞击而形成的微小裂隙及坑点,这就是籽料表皮看起来坑洼不平,也是籽料毛孔形成的原因。
当和田玉籽料浸入水中,水中的矿物离子就会慢慢渗透浸入这些微小裂隙中并沉淀下来。其中,铁离子沉淀后会在和田玉的裂隙中与空气发生氧化作用,玉中的氧化亚铁在氧化条件下会转变成三氧化二铁并最终形成和田玉籽料的皮色。
如果一块和田玉籽料内部的微裂隙多,经过三氧化二铁的富集,我们用肉眼看,这种籽料的皮色一般会比较深,会形成类似于“枣红皮”色泽的皮色。反之,如果籽料内部的微裂隙少而小,则三氧化二铁的富集度就低,形成的皮色颜色较浅,如洒金皮、浅黄色皮或无色原皮等。
市面上常见的籽料皮色如:黑皮、乌鸦皮、灰皮、红皮、枣红皮、秋梨皮、褐黄皮、黄皮、虎斑皮、鹿皮、洒金皮等等。
目前市场籽料皮色的种类:
1、油皮:这种籽料的皮色,看上去如同一片带有艳丽颜色的油花漂浮在籽料的表面,极具美感。
2、沁皮:这种皮色为天然沁色而成,颜色鲜艳,分布均匀,皮子沁肉表层体现出来的效果多为高脂粉肉质。
3、石皮:此类籽料的皮子包裹在玉石的外面,也就是所谓的石包玉。这种玉料赌性很大,因为玉石外层包裹的一层厚厚的石皮,对于其内部的玉质好坏只能猜测。
市场上有这一句话“籽料不带皮,神仙也难断”!也就是说,籽料带皮,不仅是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这也可以作为籽料真假的重要判断依据。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玩家在入手籽料的时候专挑带皮的缘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