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行业不良风气 规范殡葬行业服务 树立良好社会风气 左勇
据亚心网报道: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乌市殡葬服务中心3月15日启动为期一个月的“文明祭扫,生态安葬”为主题的“优质服务月”活动。同时,对殡葬服务和殡葬用品价格进行专项清理检查。

据了解,殡葬服务中心要求殡仪馆、公墓、殡仪服务站等各殡葬服务单位要严格执行物价收费标准。对收费项目不合理、服务内容不明确、服务用品价格虚高等问题进行了自查,清理整顿不合理收费。今年,该中心将加强对殡葬服务单位的监管,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增强服务价格的透明度,保护市民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禁止捆绑消费,把基本服务项目与选择性服务项目明确分开,明码标价,严禁以任何形式捆绑、强制或误导殡葬消费。

殡葬服务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近日,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则“吓人”的招聘帖,内容为北京通州殡仪馆招聘给尸体穿衣的穿衣工,月薪承诺1万到10万,让众多网友瞠目结舌。记者向通州殡仪馆及智联招聘核实发现,这则招聘帖根本不存在,是人为恶搞。

虽然是恶搞,但是其中反映的社会情绪却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关于殡葬行业收入众说纷纭,普遍的说法就是殡葬行业收入较高,很多人都以能够进入殡葬行业而为荣,过去无人问津的殡葬行业受到热捧,与殡葬服务中名目繁多的收费有着直接的关系。

有的殡葬部门抓住逝者亲属悲痛的心理,推出各种收费项目不合理、服务内容不明确、服务用品价格虚高的产品,诱导消费者,一方面给消费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另一方面助长了殡葬比排场讲阔气的不良风气,在社会上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
殡葬服务作为社会服务的一种,应当遵循公平、公开、透明和诚信的市场交易准则,同时也应当自觉引导和创造良好的消费风气。乌市殡葬服务中心3月15日启动为期一个月的“文明祭扫,生态安葬”为主题的“优质服务月”活动,通过活动,一方面是对收费项目不合理、服务内容不明确、服务用品价格虚高等问题进行了自查,清理整顿不合理收费,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倡导节俭殡葬之风,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为社会风气的转变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