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南移材料题 经济重心的南移测试题(带答案)
第五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命题人:甘海军 复核人: 一、教材的梳理: 北宋: 1.建立: 2.赵匡胤加强统治的措施: 辽: 1.建立: 2.澶渊之盟: 西夏: 1.建立: 2.西夏与宋的关系: 金: 1.
建立: 2.靖康之变: 3.汉化措施: 南宋: 1.岳飞抗金: 2.宋金和约: 元朝: 1.建立: 2.元朝的统一: 3.行省制度: 4.西藏: 5.回族的诞生: 6.元朝京杭大运河: 经济重心南移: 1.

两宋时期我国南北方人口变化: 2.两宋时期南方农业的发展: 3.两宋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新发展? 4.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新特点? 社会生活: 1.两宋时期的衣、食、住、行、娱乐、节日概况: 化: 1.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2.《资治通鉴》: 3.宋词: 4.元曲:
二、单项 1.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并建立北宋政权的人是: A.赵匡胤 B.耶律阿保机 C.李元昊 D.完颜阿骨打 2.下列不属于北宋加强皇帝和中央权力的措施是: A.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武将的兵权 B.
把地方的行政权、财权都收归中央 C.用“臣知州” D.废除丞相 3.10世纪初,统一契丹族各部并建立契丹政权的契丹族首领是: A.赵匡胤 B.耶律阿保机 C.李元昊 D.完颜阿骨打 4.1004年,辽宋之间达成和议,规定:北宋每年向辽缴纳银、绢等“岁币”,宋辽皇帝互称兄弟。
这一和议史称: A.澶渊之盟 B.绍兴和议 C.靖康之变 D.海上之盟 5.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立政权,定都兴庆,该政权是: A.
辽 B.契丹 C.西夏 D.金 6.率领女真族进行抗辽战争,并于1115年建立金朝的女真族首领是: A.赵匡胤 B.耶律阿保机 C.李元昊 D.完颜阿骨打 7.“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对上述词句叙述正确的是: ①抗金名将岳飞的著名词句 ②“靖康耻”是指1127年的靖康之变 ③北宋苏轼的词句 ④南宋此人辛弃疾的词句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③④ 8.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的,在南方普遍种植的农作物是: A.
烟草 B.占城稻 C.番薯 D.玉米 9.两宋时期发展而成的中国著名的瓷都是: A.哥窑 B. 河北省邢窑 C. 河北省定窑 D.景德镇 10.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
交子 B.会子 C. 交钞 D. 中统元宝交钞 11.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空前发展。东南沿海出现了广州、泉州、明州三大对外贸易港口,在那里设立的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是: A.
市舶司 B.宣政院 C.理藩院 D.鸿胪寺 12.宋朝的商业繁荣与进步,促进了城市格局的变化,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当时出现的专门娱乐的场所是: A.瓦子 B.交子 C.会子 D.鸿胪寺 13.12世纪,统一蒙古,并于1206年建立蒙古汗国的是 A.
赵匡胤 B.耶律阿保机 C.李元昊 D.铁木真 14.元朝建立后,元政府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这种制度被称为: A.行省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
内阁制度 D.议政王大臣会议 15.元朝时,浙江行省设立的专门管理澎湖列岛和台湾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宣政院 C.理藩院 D.澎湖巡检司 16.西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在: A.
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7.元朝时开始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 A.契丹族 B.回族 C.蒙古族 D.回族 18.北宋时期,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A.
《史记》 B.《汉书》 C.《春秋》 D.《资治通鉴》 19.下面对宋代杰出的学成就及代表人物搭配不准确的是: A.宋词——关汉卿 B.元曲——关汉卿 C.宋词——苏轼 D.唐诗——杜甫 20.
构成元曲的是: ①元杂剧 ②元曲 ③京剧 ④散曲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21.下面对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北宋初年,平民毕?发明胶泥活字排印法 B.欧洲人的活字排印法比毕生早400多年 C.南宋末年,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D.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三、非 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底,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材料二:辽、北宋、西夏形势示意图
材料三:南北方人口变化 地域 时间北方南方比例 742年3042万人2036万人3:2 1080年956万人2368万人2:5
材料四:南宋政府……,又奖励州县官兴修陂塘堤堰等水利灌溉工程,当时的州县官大抵(都)兼“提举圩田”或“主管圩田”的职务。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经济在两宋时出现了什么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