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三角怎么画 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 已经成为掣肘中国经济发展的“紧箍咒”
“不可能三角”又称“三元悖论”,指一国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独立货币政策
昨天,央妈一纸降准号令,一下子打乱了我直播的节奏,恕我见识浅薄,其实在“保港元定降准”与“弃港元稳加息”两种抉择中,央妈并无选择的余地,是被迫要选前者而非后者的,这里面牵扯到了一个理论,这里我要感谢@华尔街首席烧烤哥 给我介绍了我并不太懂的理论——“不可能三角”,又称“三元悖论”(Mundellian Trilemma),废话不说,我要开始我的推断了,结果可能有点恐怖,希望大家别害怕。

首先介绍一下啥叫“不可能三角”—— 由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就开放经济下的政策选择问题所提出的,其含义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独立的货币政策、稳定的汇率、资本的自由流动三者,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来实现调控目的。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都只能在三元悖论中选择两条边,而放弃第三条边。
以香港来说,香港的汇率是挂钩美元的固定汇率,且香港是自由港,资本可以自由流通。而香港没有自己的货币政策,香港的货币政策与美国几乎完全相同。

可以这么理解:
①、对于香港来说,如果港府希望采用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港币供应量,同时降低息率;
②、息率降低之后,由于投资成本降低,国际资本大量借入港币去其他国家和地区投资,以获取更高收益;

③、资本大量流出,造成港币贬值趋势;然而由于港币是联系汇率的,不能贬值;所以香港金管局会在市场上大量买入港币,以维持汇率;
④、而大量买入港币其实是紧缩的货币政策,造成市场港币供应量下降,市场息率升高,Hibor隔夜拆借利率大幅攀升。

这样,货币政策就会出现前后矛盾,是无效的。
对于中国,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以及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这都需要牺牲资本的自由流动性来实现:
①、如果政府希望采用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降息降准;
②、投资成本降低,人民币将会升值:境外投资大量涌入,如果资本可以自由流通,人民币将持续升值;而如果控制资本流通,人民币汇率将会相对稳定。
以上文字,摘自“知乎”:中国目前是否真的陷入了“三元悖论”,要怎么走出困境?
但目前的情况是,我国因前几年的货币超发,造成了市场上的热钱流动,通过广义货币M2的货币弹性来刺激经济发展,但目前M2的剪刀差正在慢慢松弛,货币弹性正在丧失,如果一味的走货币的宽松政策,就会产生严重的恶性通胀。
但这时候,美国从不断的QE(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开始收紧印钱脚步,开始让全球资本热钱回流,进入加息周期。这样会造成中国国内投资资金加速出逃,因为资本外流严重,国家不得已在2016年颁布政策,在2017年1月1日起开始严格的资本管制控制资本的加速外逃。
这样,“三元悖论”就又触发了,资本流动性、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三者不可兼得。按照现在的开放程度,资本流动很难做到完美管制,那利率和汇率总要放一头,显然利率的稳定对于像我们这种内需为主的大型经济体而言更为重要。
但在资本外流较为严重的时候,稳汇率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干预,会导致国内流动性收紧,因此降准的呼声就会一直不绝于耳,一旦降准,市场就又会出现大量的热钱流动,这就违背了国家一直以来的去杠杆降杠杆从而让泡沫高筑的楼市降温的宏观大目标,这样就会使得我们不得不被动的更改货币之前的既定设置,丧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三元悖论”),这也是为何央行迟迟不肯降准,而连续采用SLF、MLF等工具进行短期调节货币供应量平衡的原因。
前段时间,特朗普以中国故意制造贸易顺差为由,开启单边制裁中国的呼吁。大家都知道,目前国家在去杠杆降杠杆,企业的融资成本会居高不下,不太利于实体经济的成长,这毕竟是要慢慢释放掉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无奈之举,但此时美国要单边挑起贸易战,是做了充足的工作要加大我们的输入性通胀风险。
要知道,国内目前面临着人力与原材料间双重成本的提高,只有对外贬值本币,才能推动制造业发展,至少不会让国内经济走势太难看。但无论货币政策怎么样,原材料、农业养殖,化工以及钢铁煤炭等周期性行业都将大幅跑赢整体。
为了保产业及弥补中低端加工制造业所面临的压力,汇率可能将继续看低,这样就会强化输入通胀。但与此同时,汇率持续走低又会加速资本外流趋势跟房地产市场不稳定的压力,我们有一次被“三元悖论”所掣肘着...
不仅如此,作为全球进口原油最多的国家,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又会加速我国的输入性通胀情况出现。应对输入性通胀的重要手段是加息,但是这时香港金融市场率先出现了问题,国际大财阀借着全球贸易摩擦以及香港资本流动的特性开始狙击港元,香港金管局被迫连续几日买入价值285亿元的港币外汇以兑现兑换协议,这时如果中国为了防止输入性通胀的危机,单边“稳加息弃港币”,不仅在国际上会落得声名狼藉,而且也直接会造成香港金融市场的大溃败,从而对内地金融市场造成不可估量的连锁效应。
而我们目前来讲,正在去杠杆降杠杆使得房价软着陆释放掉泡沫,但这时保卫港币又会让我们之前对房地产市场“去泡沫”的努力付诸一炬,而且向市场定向降准释放4000亿的流动性无异于又将热钱变向推入了房地产市场。
这样也会造成汇率升值压力骤升,又不利于中国出口企业的生存,至少每年的兑汇损失就很大!而这时,狡猾的特朗普又搞起单边的贸易摩擦,旨在让中国的原料采购成本大幅上升!不仅如此,外围还有英法两国搭台打击叙利亚,从而造成全球地缘性政治恐慌,出现了日元升值,原油价格大幅上涨,金价上涨等现象。
这时美国位于中东的头号小弟沙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要上市为由头,企图大幅抬高原油价格,造成中国进一步的“输入性通胀”。
所以目前来说,保港元、保外贸出口、抑制房价加速上涨、保汇率稳定、控制国内不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只能其五取三,只能舍去掉两个。目前来看,央妈已经选择保港元了,这个时间节点是贸易摩擦争端的白热化期,美国已经选中了中兴通讯来祭旗,国家这时候必然要选择保外汇出口。那么,国内出现恶性通胀我们是不可能让他发生的,所以短期内舍弃的一定会是抑制房价加速上涨跟保证汇率稳定这两项。
【预测】如果我以上的陈述都正确的话,接下来会出现以下几个现象,来证明美国的真正目的是要挤爆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让我们出现严重的输入性通胀。
1、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尤以原油、有色金属类商品为主!次以农产品为主,黄金作为避嫌投资品种,也会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2、新兴的数字货币会出现大幅上涨,日元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因为日元有避险属性)
3、为了防止国内房价过于快速的上涨,国家可能会大面积颁布限购令政策来抑制房价上涨所造成的恶性炒作。
4、人民币短期会出现频繁的巨大涨跌波动(汇率不稳),但伴随着的是Shibor、Hibor利率的大幅下降。
5、国内的股市债市期货市场也会出现同步的大幅上涨!这不是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