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经济特点 法国经济水平及法国经济特征
法国当地旅游见闻, 经过二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法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强国。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法国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为14050亿欧元,2001年达到14600亿欧元。
2000年法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7853亿欧元,其中出口4026亿欧元,进口3827亿欧元,顺差为199亿欧元。法国的外贸占世界贸易总额的6%。在】999年营业额最大的前100名世界企业集团中,法国占有8个名额。

法国是世界第四大成品出口国(主要是设备),第二大服务业和农产品出口国(特别是谷物和农业食品)。法国经济在世界上拥有许多强项和优势,例如交通运输、电信、农业食品工业、制药、银行、保险、旅游和传统的高档消费品(皮件、服装、香水、酒类等)。

法国经济的特征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法国经济已经形成了法国式的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如下主要的特征: (1)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届法国政府,哪种政党执政的政府,在推行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也同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法国经济危机或经济不景气期间尤为如此。战后法国政府推行国有化、计划化、欧洲经济一体化以及利用财政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就是很好的例证。

1981年社会党上台执政,推行扩大的国有化、强调计划化、在欧洲经济共同体内提倡统一大市场和经济货币联盟,把国家干预推向顶峰。战后也有多届政府推行自由放任主义的经济政策,但只是为了减少国家干预,并未彻底地放弃。

战后以来,其他西方国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实行国家干预经济,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不如法国。因此,市场经济与国家干预相结合(或者叫国家市场经济)构成了战后法国经济的一大特征。
(2)计划化。法国是最早实行计划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发挥国家在经济变革中的作用,使政府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行动者,法国于1946年设置了计划总署,负责制订计划。计划包括总体目标、方针和政策、宏观经济总量指标,还包括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政策和手段。

计划具有指导性、协调性、协商性、灵活多样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自战后以来已经制订了11个计划。 (3)国有化。法国曾经在20世纪30年代、40年代和80年代初发生过国有化浪潮,之后于1986—1991年、1993年至今两次私有化运动,使法国政府获得巨额的资金,同时减少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干预,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增强企业的活力,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的统计①,1999年末法国国有企业共有1540个,职工总数110.3万,占全国自立人口总数的4.2%。其中,国有工业164个,职工22.1万;金融、保险为主的第三产业1352个,职工86.
6万。在法国经济中,国有企业在能源、交通、邮电、金融和保险部门占很大的比重。国有经济在目前法国国民经济中依然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西方国家中依然名列前茅。由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构成的法国混合经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具有典型的意义。
(4)中小型企业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1998年统计,20人、以下小企业职工占全国职工总数的30%,占当年增加值总量的26%。2000年,法国有17.8万个企业从事对外贸易,其中1/3以上是500人以下的中小型工业企业。
它们出口占法国出口总量的28%,进口占法国进口总量的21%。法国中小企业在促进法国农村经济的繁荣、中小城镇的建立、改造传统工业、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对外贸易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法国被称之为“中小型企业”的国家。 (5)外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战后40和50年代,法国主要是利用美元货币和美援物资来解决经济困难和发展经济。自60年代起,法国政府采取措施放宽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和为外资提供便利,从而使外来投资占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增长,1998年为2%,1999年为2.
6%。外来直接投资1998年为260亿欧元,1999年为321亿欧元。1998年外资总量占当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5.5%。95%以上的外资是西方七国集团,59.5%的外资是欧洲联盟成员国。外资增加了法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促进了法国外贸,发展了法国经济。